如果真要說自己目前成熟最多的地方,又或者可以說是「最喜歡」自己的一個地方,那大概就是「有主見」吧。

以前總是容易因為別人的意見而影響著自己的生活、作為與計畫。

「讀到台大了怎麼不繼續去讀個研究所呢」

「這麼年輕怎麼不繼續考升等考/高考呢」

「趕快把握單身的時候去國外拿個學位啊」

「都這年紀了怎麼不趕快找個男朋友結婚呢」

以前總是會「是啊,我是不是該這樣做才對」,一邊反省著自己,一邊覺得自己真是「一事無成」。

然後開始會想要去做些明明不合自已本性的「嘗試」,最後再來讓自己痛苦萬分。

 

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漸漸可以果斷地在心中(當面拒絕他人我還是無法,畢竟有些人的關愛確實是因為在乎妳,所以我也無法用嚴詞厲色地回絕)辨別,什麼是我可以參考的,什麼是聽聽就好。

 

其實以前總也是會想要去獲得的。

像是留學、像是追求更高職位、或是拿個碩士學位什麼的,

但在準備公費留學的過程中,漸漸發現自己其實要的只是個「虛榮」,對於「研究」,真的沒有太大的興趣。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我這樣的說法很「囂張」,但我之所以如此努力地想要讀台大,是因為我知道很多人是因為大學讀得學校不是很理想,所以為了「洗學歷」會再努力去讀國立大學的研究所,但是高中時的我很單純的這樣想著:如果大學學位就能拿到台灣最好大學的學歷,那我就可以讓自己不用有必須要再去讀研究所的壓力─畢竟以前的我總是奉行著「別人可以為什麼我不可以」的神祕信念,因此如此這般的信念,高中時候就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考上國立大學,這樣我就不用「繼續」讀體制內的無聊書籍了。當然,考公務員又是另一回事了,畢竟為了吃飯,所以我還是可以逼迫自己去忍耐讀這些無聊的書籍。)

 

要我像是個雜學者般的吸收廣泛的知識我很樂意,但是要我如同個學究般針對某個特定議題花費2-4年的時間去研究個所以然,我真的不願也不想去花費這個時間與經濟成本。

所以後來就很果斷地放棄了曾經我以為我會去實現的「留學夢」。

 

今天跟爹爹在大安森林公園散步時也聊到,

我明明覺得自己的現況很好,但周圍的人總是試圖想要將我推向另一個在他人眼中也許真的相當好的「旅程」上。

爹爹說,沒有所謂好與壞,只有適合與否。

就像個圓餅圖一樣,有的人可能工作佔70、生活佔10、興趣佔20

而我的話,大概是工作60、生活20、興趣20吧

從來不是一個想要將精力都放在工作上的人。

就覺得...這八小時的時間就賣給了工作,但其他的16小時,千萬要切割清楚。

工作對我而言就只是獲得「經濟」的手段,不曾,也不會妄想能夠在工作上獲得多大的發展。因為比起工作,如何「好好地」生活對我而言更加重要。

 

然而我也很謝謝爹娘的認同,從來不會去逼迫我做些應該符合社會期待的事情。

因為他們知道,現在的我的生活,是處於一種自我平衡的狀態下。

 

突然想要這樣回顧其實是因為每到一個新單位總是會又有一些他人的建言在我身邊徘徊著。

有時候當然也會提醒自己是否應該「上進」點。

但回頭想想,那些上進實在不是我想要追求的。

 

想要學些料理、學著欣賞音樂、繼續閱讀、繼續在語言學習中沉浸在不同文化的新鮮衝擊與感受。

這樣其實我就已經很足夠了。

 

真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myselfiris 的頭像
    bemyselfiris

    Be a Street Light

    bemyselfir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