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曾經說過,我不太會看男作家的書(除了古代經典外,但這也是因為過去女子總被教育為無才便是德,而使得並無太多女作家可供我閱讀的關係)。
之前也說過,蔣勳的《蔣勳談美》那本書的風格我其實不太喜歡。太多的詠嘆和形容詞、副詞的堆砌,個人不是那麼偏好。
然而美學的領域中,蔣勳絕對還是佔有一席之地,因此決定找尋另一種風格的「他」的作品,細細品嘗。
《生活十講》是蔣勳先生於警廣主持過的「文化廣場」的廣播節目的文字整理,所以文字相當淺顯易懂,舉例也很貼近生活。將美學的世界拉近了我們的日常。
這本書如其名所示,共有十講,分別為:
新價值、新官學、新倫理、新信仰、談物化、創造力、文學力、愛與情、情與慾、新食代。
都各有其不同的涵義與看法,相當有趣。有些是我們已知道的,有些則是新的輸入,更有些是觀念的顛覆。
我最喜歡的是《新價值》那篇中第34頁第一段的文字,他說─
「我認為,有比較之心就是缺乏自信。有自信的人,對於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是一種充滿而富足的感覺,他可能看到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東西,會覺得羨慕、敬佩,進而歡喜讚嘆,但他回過頭來還是很安分的做自己。」
做自己,這三個字很難。至今我也仍在摸索究竟甚麼是「我自己」。
「我」有很多面向,也許樂觀積極,也許消極無奈,不同角度的自己哪個才是真我哪個是社會所構造需要的我,我也不是很清楚。
另外一篇相當有趣的是《愛與情》。
有關於愛的平衡的問題:(p.186, 187)
所謂的「專一」、「專心」要如何解釋?每個人在他不同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有不同的領悟吧。...其實我們是在很多的分心的片段中專心的,每一個片段的剎那是專心,從一個片段到另一個片段,還是專心,我的意思是說,我們要界定「專心」、「分心」是很困難的。如果舉的例子是花和白雲,很多人都可以接受,但如果是一個女人和另一個女人呢?
...我也會建議,每個人生命裡愛的支點要多一點。支點就是你所倚靠、你的愛賴以支撐的對象。在物理學當中,物體如果只有一個支點,是很不穩定的;就像一座高大的建築物,地基要有很多支點支撐才能平衡、才會穩定。...
(p.189)
因此,我寧願愛是可以平均分攤的,愛我的人,他同時也有親情的愛、友情的愛、同事的愛,以及在生活當中還有其他能吸引他愛的事物,我會很感謝這些人、這些事幫我分擔了他的愛,沒有全部壓在我身上,讓我喘不過氣來。同樣的,我的愛也有很多的支點,不會只放在一個人身上,而這些分攤的愛,並不會減損愛情的純度,反而是一種增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