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旅行得以讓我檢視自己的現況以及可能改變的方向外,就是閱讀書籍以及不定時的翻閱不同的雜誌與專欄。

再更之前,是透過與前單位學生的互動,讓我有時回家後會細想自己的人生接下來或是現下究竟可以持續往哪個方面努力或是是否可以稍稍轉個彎。

 

前一陣子數位學生們不約而同地分別私訊詢問關於志願的選填。

讓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想當年。

 

一開始學校推薦與個人申請時,我不知道哪來的念頭,六所裡面四所寫了歷史系,一所寫了地理系,另一所寫了人文社會。(附註,在我高二以前我一心想讀的竟是傳播領域相關的學科)

而也因為自己其實對於這些科系也只是因為「不討厭」,加上也確實沒有「非讀不可」的執著,所以後來也就不了了之。

直到指考後,在評估分數後,再次以「不討厭」的科系作為志願選填,然後到了圖書資訊學系。

 

當時填志願時其實是想讀日文系的。如同很多學生和我說的一樣,「日文」是我在高中生活中可說是唯一接觸到的「課外」,並且我也不討厭,甚至很樂於學習。

然而對於父母親而言,以語言文學當做專攻實在是一件風險極大的賭注,然後我也確實沒有「非讀不可」的執著,因此後來也再次不了了之。然後在填志願的當天趕緊把各系所介紹快速瀏覽一遍,然後非常隨便地將圖書資訊學系當做第一志願,然後最後順利上榜了。(說起來當初填志願我只有一個中心原則,那就是確定不想讀的不填,其他不討厭的就按照不討厭的程度從一排到最後)

後來,對於日文的學習依舊興趣濃厚,所以就改成到家裡附近的推廣部繼續上課,先從一三五的密集一週10小時課程開始,然後上到第5級後就鼓起勇氣直接跳到檢定專班,最後在順利拿到N2證書後,就再利用週末時間專修特定領域的高級班,最後在出社會後,邊工作邊讀書的狀況下終於拿到N1證書,像是為自己的日文求學生活劃下一個分號。

而在學習過程中,我也數度試圖想要去試著閱讀與進修日本文學,但是除去日本小說外,對於文學度極高的經典作品,我其實是感到枯燥乏味的。不禁回想,如果我當初真的因為自己的興趣選擇了日本文學系,我是否會一樣如此熱愛日本文化,我又是否可能如在圖資系時一樣收穫良多並且順利提早畢業?也或許是對於日文的幻滅,最後找了份跟日文完全沒有關係的工作作為結束?

也因此後來我漸漸感受到,其實無論是科系還是工作,並不應該是找跟「興趣」有關,而該是找跟「個人特質」相符的更為妥適跟事倍功半。

 

還記得之前在圖書館擔任選書採購工作時的自己,曾以為選書這工作理論上該非常適合幾乎每週至少會去一次書店看看最近的暢銷或是新書的自己。(對於作者、譯者、書封、系列作以及出版社等我一直非常有興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下也非常地敏銳),對於每週上市或是預購的新書,我也大概都能掌握個七八成,並且也十分樂於去獲取相關最新資訊。

但是當興趣變成工作後,興趣就不再快樂,而變成一個在工作上需要不斷被數字績效所綑綁的「業務」。

最慘的是,當放假時想要讓自己好好放空時,卻又發現以前曾經的興趣現在變成了工作,反倒讓真的想休息的時候,失去了一個對自己而言可以好好放鬆與殺時間的「嗜好」。

後來這工作我只做了一年就央請主管讓我調職,改成書籍採購,雖然還是差不多,但是至少離我的興趣稍微遠一點了。

 

到現在,我更發現,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方式」,其實還是應該以「個人特質」作為依據。

記得自己在看葛瑞琴魯賓的「待在家裡也不錯」一書時,所提到的不裝模作樣,文中說到:

「我不怎麼喜歡散步,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對自己缺乏旅行的熱情感到愧疚。我喜歡待在家裡,懶得去探索世界,是否表示我缺乏冒險精神、對其他文化不夠好奇?」

其實「做自己」就是通往快樂的途徑,但這個決心也帶著一點哀傷─這種哀傷源自於承認自己的侷限、自己的無足輕重,以及接受自己的缺點。

如果想讓每一天都填滿自己喜愛的事物,我們就先得搞清楚哪些事物對快樂毫無益處。

這意味著,我家不會有發亮的名貴鋼琴,背景不會有爵士樂,門邊不會有吠叫的狗,衣櫃裡不會有滑雪裝,門廳小几上不會有鮮花。

這段話也許在很多人眼中看似理所當然,但是對於總是積極於追尋自己方向的我而言,有一陣子我確實因此而感到沮喪。

「在家下廚,然後把食物擺盤漂亮確實很棒,但是我就是無法樂在其中,怎麼辦?」

「和三五好友定期到特色餐廳吃份下午茶或是好吃餐點,然後拍些漂亮的照片後上傳社群軟體確實很吸引人,但是要我一個月聚餐超過兩次我完全無法接受,怎麼辦?」

諸如此類的,對於自己的人生究竟該往什麼方向改變,迷惑不已。

當做新體驗固然很好,但是要當成樂在其中的生活態度,對我而言就確實壓力負擔很大。

我喜歡在家喝杯熱奶茶,安安靜靜的連音樂都不需要,就是坐在電腦椅上看書,然後遇到不懂的就轉身GOOGLE,然後用鉛筆在書本空白處做註解,這樣的工作一天持續個八到十小時對我而言都不嫌長。

而這才叫做「生活」,不是嗎?

所謂的興趣,不就是當你發現你現在有一大段空白的時間可以讓你自由運用時,你第一個想要立刻去做的事情嗎?

(對我而言,料理就真的只是純粹為了填飽肚子用的,精緻的擺盤、多樣的調味料、花費的時間,都更像是工作而非樂趣)

 

我想我應該要接受,「我喜歡待在家裡,偶爾去探索世界我很開心,但是大概一年兩趟旅行就已足夠;我喜歡跟朋友相聚,但是兩個月一次其實也就差不多;其實我不喜歡料理,每頓餐花費超過20分鐘我就會覺得是浪費且無需;我無法在手作與家事這些事情中獲得樂趣,雖然我會去完成但是純粹因為那是必須。」所以這意味著,我的家不會有溫馨的手工佈置,的餐桌上也不會有精緻的擺盤而只會是簡單的一個大碗盛著全部的食物。

 

沒錯,就是這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myselfir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