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張學良這個「名詞」,是在新聞上。
依稀記得是在國小快升國中的那年,新聞播了一連串的回顧與報導,內容主要就是在介紹西安事變。
當然,當時的我完全不知道何謂西安事變,只知道他是個「壞人」,綁架了蔣公。

長大後我才知道,那年,張學良先生逝世了,於夏威夷,享年一百零一歲…。

說張學良在中國近代史上扮有一定的重量角色也不為過。
西安事變,一件顛覆、徹底改變兩岸現在局勢的重大影響事件之ㄧ。
一個年輕氣盛的小夥子,因為滿腔的憤慨熱血,
竟然有膽綁架當時可說是中國權威領袖的蔣中正先生,脅迫其改變戰爭策略,冀其能夠先對日本出兵…。

不單單描述張學良的一生,從影響張學良的事件到貫穿整個思想發展的故事皆有敘述。
隨著時間的推移,使得讀者能夠輕易的了解張學良的改變與一生。
書是有些早的,至少在書出版的時候張學良先生還沒有逝世。
後來我還去找了一些相關的報導及他較為晚年的新聞。
但是有時又覺得似乎太過贅述了,顯得有點教科書的意味,沉悶。
另外,作者的觀點似乎較為偏袒張作霖父子,對於蔣中正的評論多以負面為多。
和過去在學校就讀的歷史課本的觀點有相當的落差。
所以在西安事變的觀點上,作者傾向於將原因建立在蔣中正的「軟弱」上,對於周恩來則是以相當正面的肯定話語來讚美他。

對於張學良而言,父親張作霖的栽培、重視是影響他未來人生的一大要因。
因為他知道,兒子將是要擔當東北責任的領袖人物。
書中也有提到,張學良對於自己父親的「王權姿態」雖有所不滿。
但是張作霖在對於權謀術數的巧妙應用,也讓張學良不得不佩服自己父親的高明戰術。
固然價值觀上有所差異,但是彼此讓步的雅量至少減去了一些不必要的紛爭。
張作霖在日本帝國主義的發達期間,成了日本極力想要爭取的「東北王」,但是張學良卻絲毫不以為意,對於日本人,他不曾抱有好感。張作霖的親日外交在由蔣中正所領導的革命軍大肆反帝下,人民的排日運動激烈的發生,而連帶的他也因而遭到非難。後來張作霖的被炸身亡給了張學良巨大的刺激,這在後來張學良願意易幟統一有重大的影響。

張學良一般給人的印象大多在於─西安事變綁架蔣中正一事上。
大體上的解釋多為:因為張學良不滿蔣中正的「先剿共後抗日」的方針而決定綁架蔣,使其改變計畫。
本書有提供由不同本位看待的各種說法,美國、日本、蔣中正日記等…
但作者本人對於此事張學良的行為倒相當不以為意,對於蔣中正的批評卻更是不為吝嗇。

一九三七年西安事變後,張學良幾乎成了「囚人」,從此與外界幾乎完全隔絕;而另一人楊城虎則後來全家慘遭殺害,都沒有什麼好的下場。

此書也有特闢一章來描寫張學良的監禁與流浪生活。
從一開始的溪口,斬轉反覆的,甚至在國共抗戰失敗後,從大陸到台灣。

但是監禁似乎沒有結束的一天。

他縱然抱持著能夠回到故鄉的希望,卻直到最後離開人世的那刻之前依舊不曾實現…。

張學良被監禁的一事也曾造成不少學者與中國近代史研究者的反彈,發動釋放張的運動,卻依舊沒有結果。


看到這,我常常會想,張學良會想到自己當初的舉動會造成這樣大的後果嗎?
如果他知道,他會後悔嗎?會選擇不做嗎?只是,無論是當時的人事物皆早已隨著時間的流轉灰飛煙滅了。
這個問題,就留給後世的人去猜測吧!

此書另有特別收錄張治中三次訪問張學良時的記錄。
從文字中我看到的是一個衰退的老者想要自由、想要繼續為國努力的念頭。
他寂寞、哀傷,頹老的雙眼盡是風霜。
卑微的談吐,無時無刻的想要為自己爭取些自由,這種哀求的語氣,讓人不禁鼻酸。
也許宗教就是在給那些不如意的人一絲希望吧!
張學良成了虔誠的基督教徒,完全沒有了昔日雄糾糾青年的霸氣模樣。
視力也早已衰退,我能想像到,他顫抖的雙手輕捧著聖經,吃力的睜眼試圖想要看清上面文字的模樣是多麼的令人心痛。

儘管蔣中正逝世了,政權輪替跨過清朝、國民黨執政、民主政治的開端,
執政者也經過了蔣經國、李登輝等人,
甚至過了另一個世紀,他的請求依舊遙遙無期,釋放一事依舊毫無音訊…。

最後一章以海峽兩岸的評價為收尾。
大體來說,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西安事變可是他們能夠成功的重要因素之ㄧ,張學良被封為「千古的功臣」,歌頌他的文章、電影等陸續推出,張被中國大陸的人民盛大的揚頌。但是蔣中正會如此對待張學良也是有原因的。因為西安事變,蔣中正失去了身為元首的機會。

對於當事人張學良來說,西安事變,卻是種下了他近半世紀以上的監禁的開端…。

最後,致上作者為張所憐的一首,獻給張學良。

李後主《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相見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myselfir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